2月25日,第十一届中韩公共外交论坛在辽宁沈阳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大韩民国外交部主办,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韩国国际交流财团承办,辽宁省人民政府协办。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辽宁省副省长单义、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理事长金起焕、韩国驻沈阳总领事崔喜悳出席论坛并致辞,协会副会长佟晓玲,中国前驻韩国大使邱国洪、邢海明,韩国前驻华大使辛正承等中韩嘉宾出席。论坛围绕“携手向未来,共谋新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吴海龙表示,中韩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相互包容,不断巩固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应从更高的站位上看待和审视两国关系,摒弃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潮,中韩关系不应受地缘政治影响。同时,要通过加大对话交流,提升双方民众的相互认知和好感度,要始终保持友好方向,始终做彼此信赖的邻居,始终相互成就,共同繁荣进步。

金起焕表示,韩中建交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领域保持了交流合作。当前全球安全与经济局势变乱交织,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就韩中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深入交流,为推动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定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单义表示,辽宁与韩国隔海相望,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是中韩关系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愿同韩国各界一道,抓住当下、面向未来,进一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重点产业和经贸投资合作,不断促进人文领域交流,携手互利,共赢发展。

崔喜悳表示,韩中公共外交论坛是两国间1.5轨代表性机制,此次重启线下对话,对于增进相互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是推动两国关系实现飞跃的最好时机。希望两国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厚植情谊,携手实现共同发展。



开幕式后举行了政治外交、经济贸易、社会文化三个分论坛,嘉宾们围绕“聚同化异,增进互信,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互利共赢,互联互通,打造两国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增进友谊,推动交流,搭建更加坚实的相知相亲之桥”等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对话,为双边合作积极建言献策。

出席论坛的中方嘉宾还有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杨宇军,环球网执行总编辑石丁,华侨大学教授、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黄日涵,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周边战略研究室主任王俊生,东北大学教授、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辽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孟月明,辽宁大学教授、东北亚研究院院长张东明。

黄日涵教授就“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和韩国跨境电商合作做了主题发言,黄日涵教授提到中韩双方在跨境电商贸易中,如何发挥“网红经济”的作用,有效助推中国和韩国更深层次的合作,通过网络空间的合作,推动中韩两国民心相通。

韩方嘉宾还有韩国成均馆大学中国系研究生院教授朴起舜、韩国加图立大学国际学部教授金材澈、韩国外国语大学国际地区研究生院中国学系教授康埈荣、韩国外国语大学全球文化信息系教授林大根、韩国祥明大学桂堂教养教育院教授郑有善、韩国庆熙大学国际学部教授余有卿。辽宁省政府、沈阳市政府、韩国外交部及驻华使馆派员出席。